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1999年蘇花高

■ 陳重信

假若美國總統布希,或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或麥肯,有天突發奇想主張要建一條高速公路通過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那美國人恐怕要跳腳,總統都不要選了,因為,這已經不是懷俄明州民的事而已。黃石公園是美國甚至是世界的自然資產,是美國人的驕傲;太魯閣國家公園同樣也是台灣人的驕傲。

沒有一個人會反對,也不應該反對「花蓮人要有一條可以安全回家的道路」。只是,當蘇花高將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等十七個敏感地帶及生態保育區,就不只是花蓮人的事而已,這是全台灣人的事。

尤其,當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傷亡慘重的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台灣中部地層板塊嚴重移動,但開發單位交通部卻急著在地震後的二週內,也就是在十月初左右,便將興建蘇花高的環境影響說明書(簡稱環說書)送交環保署審查,只為了趕在二○○○年二月,也就是總統大選前宣布。針對如此重大之開發案件,只用短短三個月開了幾次小組會議便給予通過,委實令人驚訝,而最應該被關注討論的,九二一地震對花東地區敏感脆弱地層及板塊是否產生影響乙節則付之闕如,開發單位從未有地震前及地震後詳細、完整,且嚴謹的研究科學報告及結論。

蘇花高之所以爭議不斷,從原始的開發政策決策就錯了,對開發行為缺乏完整風險溝通的概念,對上述國家自然資產的人為改變,或九二一的自然環境變化,乃至於環保政策或政策環評,甚至交通政策,往往語焉不詳,說法朝令夕改,無法將重大且可能導致高風險的開發政策,及其連帶的政治責任必需說清楚。

韓國李明博對進口美國牛肉政策的風險溝通嚴重欠缺,因而導致政治風暴,正是例子。

(作者為前環保署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