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農糧署回響》設外銷果園 合法用農地

十二日民意論壇「農產品銷大陸,切不可犧牲生態」一文,提及直航勢必增加甜柿種植面積,造成超限利用土地擴增乙節,由於國產甜柿產區多分布於台中與苗栗等縣海拔六百至一千一百公尺之宜農牧地,除重視生產優質安全產品,並兼顧維護山坡地水土保持,確保國土保安及維護生態環境。

其實為提升我國產水果外銷競爭力,近年選定具外銷競爭力水果輔導設置外銷供果園,供果園所在之農地皆屬非都市土地耕地範圍及都市計畫農業區且合法使用之土地,且依據良好作業規範落實全程品質管理,藉以生產高品質果品,促進外銷。

【2008/12/14 聯合報】

農產品銷大陸 切不可犧牲生態

今年十一月初的「江陳會談」,開啟台灣農產品行銷中國大陸的新契機。日前馬總統到台中縣了解水果採收情形時,除了自己掏腰包買下十八盒甜柿,還說政府早就在規畫海運直航,而且會做到「台灣早上採甜柿、大陸後天上早市」的目標。

以全球布局的理念來促進兩岸農業貿易的擴張,的確是創造台灣農業第二春的重要措施,但是政府在輔導農產品的種類與種植地區的選擇必須審慎。

在九二一大地震後,中部山區是逢雨必成災,而其所延伸之土石流災害,更是令人怵目驚心。政府官員如此賣力為溫帶水果促銷,孰不知在比出大拇指說「讚」時,不知不覺的已種下「以犧牲台灣生態環境與人民生命財產為代價來換取大陸農產品市場」的禍源。

目前甜柿的主要生產地集中於中部海拔七百至一千三百公尺的山坡地上,台中縣是甜柿的主要產地。因為甜柿在果實生育期間需有一定的氣溫條件才能完全脫澀,果實成熟期的日夜溫差最少在攝氏九度以上,果實成熟度才能提高,且果色鮮豔,台灣中部高海拔之山坡地較適宜。

但是根據農政單位的查報資料,目前中部地區約有百分之十的紅柿種植面積是超限利用。當農民說,如果能夠直航,台灣甜柿可延後採收,會更具備與大陸原產及日本進口的甜柿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換言之,直航勢必增加甜柿種植面積,那麼農政單位就必須負起嚴格禁止農民在山坡地與林地上超限種植甜柿把關的責任。

回顧過去,台灣有太多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的「搏命式」出口教訓。例如政府為了照顧榮民,在梨山地區超限利用種植蘋果,使德基水庫優養化嚴重,讓經濟部趙前部長親自帶隊上山取締,砍伐蘋果樹。

台灣大量鰻魚出口日本,讓日本人吃肉美價廉的烤鰻魚,造成沿海地區地層下陷,卻讓漁民的住家與祖墳長年淹沒在水中。台灣大量出口豬肉到日本,造成重要水源及河川汙染,讓日本人吃最好的冷藏豬肉,卻使台灣人民喝汙染過的自來水;「所幸」台灣爆發口蹄疫而減產,讓台灣河川得以喘息。

當今,台灣有許多稻田因加入世貿組織而休耕,農政單位如何以開拓大陸市場來有效利用休耕農地,並審慎管理山坡地的開發與利用是當務之急!否則讓溫帶水果與茶葉在山坡地與林地上超限利用擴大,造成台灣農民種植最好的溫帶水果與高山茶供大陸「尖端消費群」享用,卻使台灣人民生活在土石流威脅的陰影下?難不成在數年後,政府又要編列大筆的補償金,由政府官員帶隊上山去砍伐果樹?

【2008/12/12 聯合報】

開放博弈? 開發離島再生能源!

今年十月時代雜誌選出的十二位「環境英雄」中,有位是丹麥山牡瑟島的索連赫曼森,他以凝聚島民力量,促使該島在世界上首次成為「能源碳中性」的貢獻獲選。該島面積與澎湖本島相若,人口只有十分之一,這小島在二○○三年達此目標而享譽全球。

為了減碳以緩慢地球表面暖化,歐盟等國計畫在二○二○年達到使用百分之廿再生能源目標。美國動作慢,但歐巴馬上任就會往同一目標推進,他計畫每年投入數百億美金開發再生能源,把花費在輸入石化能源的資金投資國內刺激再生能源產業和經濟,同時達成能源自足。

推動綠色能源最成功的丹麥,風能發電領先各國,不只全國百分之廿電力來自風力,還有多餘賣給德國。不過不管哪一國,離百分百碳與熱量中性還很遙遠,唯一例外就是山牡瑟島,且島上居民生活作息一切正常。

一九九七年丹麥政府給與該島推動「百分百再生能源」計畫,次年島民開始同心協力開發再生能源。因為風能資源豐富,所以他們在島上與離岸建造二十四座風力發電機。風速隨季節和時刻變化不定,他們生產的電力和陸地供電網路連結互補,現在島電力有百分之廿剩餘外售。

北歐天氣冷,熱水是家庭必需品,他們在島上建造幾座熱水廠,利用太陽能和燃燒牧草、麥稈與碎木片等熱水,通過管線供應住家。農耕機使用榨取自油菜仔等農作物的生質柴油,電動汽車電源則來自風能發電機。

他們驕傲地向訪客說,風能發電帶來額外收入,準備又投資離岸風力發電機。偏遠處電力供應不便則使用薄膜太陽電池,電價較高但不必輸送,永續發展上策是隨地善用自然資源。

台灣離島經濟發展不如本島,為了振興經濟,居民向政府要求開放賭博。賭場很難避免黑道介入,除了治安問題外,毒品和色情行業可能接踵而至,而且賭博會養成人民投機性格,不算高尚娛樂。即使政府屈服於各方壓力終於開放,其衍生社會問題不可能是島上居民願意承受的。

有一振興方案值得思考,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開發離島成為百分百再生能源區,積極開發再生能源科技和產業。澎湖冬天風大,適合風力發電,夏天炎陽高照,適合薄膜太陽電池發電,另有海浪能和海潮能可利用。為解決季節和時刻性變動,除連結本島供電網路外也要開發儲蓄能量科技。所研發新科技也會促成商機無限的台灣新興產業。而且只要計畫成功,加上離島好風景也不難發展為興旺的觀光產業,不但可大幅提升台灣國際知名度,還能紓解台灣的外交困境。

【2008/12/09 聯合報】

高美溼地 不能有名無分

高美溼地究竟要劃為風景區還是保護區,在爭議多年之後,九十三年九月以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板定案。從事地方環境工作十數年的觀察,我很清楚對於高美溼地而言,生態是雞,觀光是蛋,所以將之劃為「風景區」較易為地方帶來「觀光財的錢景」;劃為「保護區」則是「永續經營、有遠見」的決定。

夏季,每逢假日的午後,前往高美溼地的道路從西濱橋下開始,一路塞爆高美地區的鄉間道路,住在高美的民眾,眼見車潮塞在村莊裡,卻無一人可以下車購物;人潮則是一下車就迫不及待的跨過海堤衝向溼地,享受在一望無際的海灘上,踩踏灘地、戲水、追趕螃蟹的舒服,與夕陽及每支造價超過一億元的風力發電機群合影之外,海堤內還多的是外來的攤販,以高美為名的溼地,除了盛名之外,為高美帶來了什麼樣的收益?劃為保護區四年多的溼地,為溼地上的野生動物進行過什麼研究?為溼地的規劃與利用方式進行過什麼探討?在溼地的經營管理上,又做過什麼努力?

在過去四年多來,政府將高美溼地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後,似乎就覺得責任已了而缺乏進一步的動作。

但是天生麗質的高美溼地,還是榮獲今年台中市外新八景網路票選活動的第一名,被偶像歌手選為拍攝燒鋼琴,及旅遊節目拍攝衝「沙板」的最佳場景!

劃為保護區之後的高美溼地,除了引進踏平溼地的人潮,讓原有雲林莞草所形成獨特的「草海景觀」逐漸消失,並由「人海景觀」所取代外,高美溼地再度陷入無所適從的窘境。

【2008/12/08 聯合報】

高縣河川巡守隊 把紅河變清溪

高雄縣環保局長王茂松(左二)結合社區力量,成立11個河川巡守隊,守護河川,如今縣內5大河川水質大幅改善。
記者王紀青╱攝影

高雄縣環保局結合社區力量,在全縣成立11個河川巡守隊,守護河川,經過6年努力,現今阿公店溪、典寶溪、鳳山溪、二仁溪、高屏溪水質已有大幅改善。局長王茂松說,「下一階段目標是整頓環境。」

王茂松表示,91年他初上任未久,就遭逢彌陀鄉民在舊港橋掛布條抗議阿公店溪出海口水質似「紅河」,怵目驚心,他決定結合社區,在各地成立河川巡守隊。

環保局擬定了幾個方向,採嚴查重罰,工廠若1年內被查到偷排廢水兩次,即勒令停工;對可疑汙染工廠,採24小時駐廠稽查,讓工廠「露狐狸尾巴」;查廢水處理設備電表有無正常運轉,逼工廠操作汙水處理設備;重大汙染源做整廠功能檢測等。

舊鐵橋、鳥松、彌陀、嘉興、梓官、典寶、舢筏、大湖、文賢、田寮、古亭等11個河川巡守隊同時成軍,負責巡守縣內高屏溪、鳳山溪、阿公店溪、二仁溪、典寶溪5大河川。

王茂松指出,河川巡守隊成員結合環保志工、社區巡守隊組成,本於愛鄉愛土熱忱,先受簡單水質檢測、蒐證等訓練,配以相機、腳踏車、制服,開始在河川水域執行日、夜間巡守任務。一旦發現有任何不法行為,立即拍照並舉發,環保局稽查員即刻趕到現場,讓汙染源無所遁形。

他舉例,鳳山溪沿岸某家皮革廠,偷排廢水,被鳥松河川巡守隊員發現,即時舉報,當場逮獲汙染「元凶」,這名舉發者後來還獲得環保署頒發獎金。該皮革廠也因有不良紀錄,申請增設生皮處理設備時遭駁回。

王茂松說,「只要社區有興趣成立巡守隊,一起捍衛河川清淨,環保局都很歡迎。」下一步環局計畫結合鄉鎮市公所,好好整頓環境,還民眾乾淨生活空間。

【2008/12/17 聯合報】

領角鴞返平地 生態拼圖又找回1塊

劉育宗在沿山公路台糖造林區,以叫聲誘來的領角鴞。
照片╱劉育宗提供

屏東林管處潮州工作站技術士劉育宗最近夜探沿山公路台糖新造林地,在萬巒鄉到來義鄉一帶,發現領角鴞再度飛返平地,每10公頃就出現1隻,綠野生態似乎又逐漸甦醒。

「這是可喜現象,平地失去的生態拼圖,又找回1塊」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長孫元勳昨天說,領角鴞為低海拔活動的貓頭鷹,以前農村林園茂密,常見牠的行蹤,因過度開發,領角鴞飛往海拔300到1000公尺的山林,平地已十分少見。

劉育宗有套學公貓頭鷹叫聲的本領,靠著叫聲就能把貓頭鷹誘到鄰近枝頭,上個月,他到沿山公路「咕、咕」叫了幾聲後,有了意外驚喜,竟然有公鷹回應他,還飛到他鄰近枝頭,讓他驚喜連連。

他說,以前晚上在沿山公路學鷹叫,就不曾發現,他這次不僅發現林間有領角鴞來訪,他估計幾乎每10公頃就有1隻,他認為平地林木帶出「新森林」風情,讓領角鴞回到平地覓食。

劉育宗專程從沿山公路北段的大津瀑布往南,沿途以他的「叫聲」調查,發現領角鴞較集中在萬巒鄉到來義鄉一段。他說,領角鴞每年3到4月在山區繁殖,其它月份晚上到沿山公路,應該都可以發現領角鴞,以後也許可以把沿山公路稱為「貓頭鷹公路綠廊」。

據孫元勳調查,保育類的領角鴞,以老鼠、昆蟲為食,以前農村常有高聳入天的龍眼等大樹,就會發現領角鴞,有的窩居樹孔,後來農村林木不再茂密,也少見大樹,加上人為干擾,領角鴞逐漸失去蹤影。

他說,沿山公路有了茂密林地,就成了誘因,領角鴞覓食的環境,特別喜歡開發過的低海拔山林,可能喜食老鼠有關,平地的林地,當然也會成為領角鴞特別喜愛的環境了。

【2008/12/14 聯合報】

半屏湖濕地好美…要蓋大樓!

高雄市左營區半屏湖濕地生態漸形成,但水泥業者有意在湖前開發住宅、商業大樓,保育團體促政府把關,留給高雄市北邊美麗的自然門面與豐富生態。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分會「洲仔濕地」執行長吳育彥指出,半屏湖就在半屏山東面山下(靠近高鐵左營站),建台水泥曾擁有長時間的採礦權,半屏湖原本是沈砂滯洪池,民國86年半屏山停止採礦,經過10多年復育工作,山已見青翠,約8公頃的沈砂池有15至18公尺深,化為美麗的湖泊景致。

洲仔濕地工作室和市政府合作,積極推動半屏山、半屏湖濕地生態復育,並面臨和原本採礦的企業主拔河,業界計畫在半屏湖前規劃住、商大樓,吳育彥認為「現在房地產不景氣,百貨公司夠多了,實在不需要在半屏湖前蓋大樓」,他指出,如果在半屏湖前空地蓋大樓,必然影響生態,並使從省道、高鐵、台鐵來的旅客無法清楚看見半屏山美景。

吳育彥和志工們在工作室所在地推動濕地有成,他表示半屏湖和東面水泥廠用地,主要是國有財產局、軍方的土地,政府應該妥善規劃這些國有地自然風貌,在推動復育工作的同時,豐富生態,不宜一味由財團推出高密度建築的發展計畫。

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分會本月7日在半屏湖舉辦生態之旅活動,參加的民眾有不少人不知道半屏山下還有湖光美景,而且已經鋪好棧道,可以飽覽風景。吳育彥強調目前的濕地復育工作還要再加強,樹種必須多元化,藉由更多民眾參觀,讓大家一起為生態復育工作努力。

【2008/12/10 聯合報】

成龍濕地開發多 候鳥南遷

口湖鄉成龍濕地受土地開發影響,部分冬候鳥轉往附近的湖口濕地停棲,圖為聚集的鷗科鳥類。
記者李鋅銅╱攝影

北風來襲,沿海地區冬候鳥況漸佳。最近在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湖口濕地,鷺科、雁鴨科、鷗科鳥類隨處可見;鳥友發現部分冬候鳥棲地,有從成龍轉往湖口的現象。台灣永續聯盟秘書長張恆嘉說,環境改變是主因。

10月以後,成龍濕地的魚塭區、濕地和潮溝,出現漸多冬候鳥報到。林姓鳥友說,最容易見到的是大型鷺科鳥類,因牠們身長可達80公分,體型最大,且多數為白色或灰白色,例如中白鷺、大白鷺、蒼鷺。

除了鷺科,鷗科也是很顯眼的賞鳥目標,因為牠們很喜歡群聚,時常數百隻聚在一起,即使距離觀賞點很遠,只要發現有許多「小白點」,就可能是鷗群。

雁鴨是另個賞鳥焦點,但常出現在更偏僻、距離人類居住地更遠的濕地水域,如果沒有望遠鏡,很容易就漏掉。

「只要發現水中有點點褐色,定點不動,拿起望遠鏡,8成以上都是雁鴨科。」鳥友說,如果要前往當地賞鳥,8倍的雙筒望遠鏡可能不夠,最好是40倍左右的單筒望遠鏡。

從北側的成龍濕地,到南側的湖口濕地,鳥友發現鳥類有南遷現象。張恆嘉說,成龍濕地附近的人為開發較多,部分鳥兒移轉到湖口濕地,鷗科最近在湖口就有不錯鳥況,一般來說,此地出現的鷗科,紅嘴鷗較多,其次是黑嘴鷗。

【2008/12/04 聯合報】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玩台灣」要重建台灣之美

毛治國一句「無薪假玩台灣」,引起批評。其實,如果逆向思考,「無薪」、「休假」、「玩台灣」,串連起來,可提供當代「掠奪式」經濟形態的反思契機。

自工業革命以降,人類以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為主幹,乘著科技高速奔馳,對地球資源進行貪婪的掠奪。從個人角度而言,現代人終日案牘勞形,不只為了基本生計,很多人也為虛華的金錢遊戲所驅使。從地球整體而言,為經濟發展而破壞環境,幾乎已造成難以贖罪的後果。於是,人類的精神生活、價值體系,以及跟自然相處的關係,徹底地分野了。

毛治國並非針對資本主義的系統邏輯進行批判,但他所言未嘗不能作智慧的解讀。無薪假雖比不上有薪假,但此刻有工作便值得感恩,趁此假期去投入台灣的山光水色,不就是隱喻著,人們可暫時從資本主義的分工體系中抽離而出,跨入自然,進行個人生涯和生活大環境的探索之旅。

從華爾街湧起的這波金融海嘯,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雖未必意味這個體系即將崩潰,但絕對代表它的內部架構已有嚴重病灶。不管是地球暖化、能源枯竭,或因不道德的投機造成金融泡沫幻滅,都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反思時機:人類已到了該「自反而縮」的時候。

那麼,台灣的啟示是什麼呢?放無薪假的員工,若真去「玩」台灣,所能玩到的是什麼樣的台灣?曾經是福爾摩沙的美麗之島,很多人感嘆,如今美感減分,只剩窮山惡水。中高海拔已成癩痢頭般的山林,城市中醜陋的建築,河川兩側高聳的堤防,都可看出,台灣有待一番刻意的努力去重建「美麗家園」本色。

因此,台灣此刻若用上凱因斯理論,以舉債擴大公共建設的手段維繫經濟,就必須清楚認知,不是再去「掠奪」自然、侵襲大地,而應該進行一場「文藝復興」式的改造革命。例如既然要舉債四千多億提出特別預算,就不必非要大而無當的道路橋樑、港口工廠等工程,而是細膩的美學層次的「小針美容」,鼓勵地方發展鄉土特色,讓國民旅遊和國際觀光客都能感受到在地風味。玩台灣多麼賞心悅目,待景氣回升時,希望民眾仍願意主動休假以欣賞台灣之美。

【2008/12/06 聯合晚報】

日本人快把鮪魚吃光了

日本人對鮪魚的著迷與漁民毫無節制的濫捕,已讓鮪魚瀕臨絕種,不僅危及眾多漁民的生計,日本人很快也得割捨這項口腹之慾。

日本南方偏遠的Ishki島有3萬2000居民,其中八分之一仰賴捕漁維生,但目前他們時刻擔心的話題只有一項:他們的生計已走上絕路。

上周,一個國際保育團體在摩洛哥舉行會議時警告,原本充斥大西洋與地中海海域的藍鰭鮪魚,已經減少90%,可能很快就會正式登上瀕臨絕種的生物名單。

多數人都把罪過算在日本人頭上,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資料,全球約四分之三的藍鰭鮪魚是被日本人吃掉,而且日本國內漁獲量持續下降,所以進口量也不斷升高,目前大約是每年4.4萬公噸。

此外,隨著健康的地中海與日本飲食風行全球,日本與俄羅斯的消費量也爆炸性激增,更加速鮪魚的瀕臨絕種。

直到30年前,鮪魚還被很多拖網漁船視為毫無價值的漁產,常常捕獲後又丟回海裡,頂多也只是拿來加工製成貓食。如今身價暴漲後,已吸引操控地中海漁業貿易的義大利與俄羅斯黑幫插手。

世界頂尖的漁業專家波利說:「多數日本人都不知道他們吃的鮪魚是怎麼來的,如果他們知道,他們的胃口一定會變小。」

日本沿岸很多像Ishiki這類的漁村,漁民現在常常忙了一整天後,仍然空著船回到漁港。日本一家最大的漁業合作社今年夏天甚至史無前例地被迫停業。保育專家佐佐木解釋其中的含意說:「36公斤以下的鮪魚不會生育,所以漁民捕捉未成年鮪魚形同殺雞取卵,自斷生路。」

【2008/11/23 聯合晚報】

閱讀秘書》BOT、ROT

BOT是指政府把土地或公共建設委託民間業者投資興建(Build)、營運(Operate),一定年限之後再移轉(Transfer)給政府,解決政府缺錢、建設及營運效率低的問題。台北一○一大樓、台灣高鐵均採此模式興建。

ROT是指Rent(租用)-Operate-Transfer,或Rehabilitate(更新)-Operate-Transfer,由民間廠商租下政府公有土地或建物,透過整修、整建後經營,等營運期屆滿後,再將營運權還給政府。

【2008/12/14 聯合報】

綠黨秘書長:走樣BOT 神話早該打破

營建署全面檢討國家公園BOT開發案,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認為,台灣實施的BOT已經走樣,常看到國產被賤價交給業者開發使用,政府「以多換少」的作法,不是太笨,就是圖利業者,「BOT神話早該打破了。」

潘翰聲肯定營建署檢討BOT開發案的作法,但呼籲中央和地方一起把BOT案攤在陽下,公開資訊並檢討利弊得失,別讓更多珍貴的國家資產淪陷,永不復返。

潘翰聲表示,以往政府灌輸人民「BOT讓開發和經營管理更有效率」,實際上,國外實施許多BOT個案都操作得很好,政府幫人民換到更物超所值的成果,不但公共建設花更少的錢,也創造更多公共利益。

像台北市公車亭、公用垃圾桶等街道家具,由市府BOT給廣告業者全面換新,業者拿走所有公車亭的廣告使用權,「龐大的利益卻換來不好用的街道家具。」潘翰聲說,看看台北市瘦長形的新垃圾桶,不但投入口小,垃圾也常滿出來汙染地面。

「官員不是太笨就是故意圖利業者。」潘翰聲說,官員不知道手上的公共資產多寶貴,該和財團換什麼回來,才會有北投纜車這類弊案發生。未來應讓民間組織參與BOT的審查。

前營建署長、國家公園學會理事林益厚說,許多BOT案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墾丁關山開發案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旦開發,不但阻礙候鳥造訪的意願,度假園區的夜間照明將衝擊國家公園生態。

「為什麼這麼漂亮的海景,只能從飯店窗戶看到?」在《海角七號》電影上映後,許多網友開始討論墾丁夏都飯店擁有私人海灘的現象,有恆春人甚至說:「海灘被飯店占用,它關著我無法拿出來的兒時回憶。」營建署說,這是當年林務局把老賓館租給飯店業者經營(ROT)的結果。

潘翰聲認為,海灘應該歸全民共有、共享,營建署主管國家公園,夏都飯店圈地為王的現象就在墾丁國家公園內,若真有心清除不當的土地利用型態,應該把海岸回歸自然、回歸人民,不能坐視不管。


【2008/12/14 聯合報】

國家公園BOT開發案 全喊停

電影「海角七號」不僅掀起熱潮,也可能影響台灣的國土開發政策。內政部營建署署長葉世文表示,陽明山和墾丁幾個國家公園的BOT開發案,不是有弊端,就是政府「賠了面子,也賠上裡子」,因此正在檢討,將全數喊停。

「山也BOT,海也BOT,什麼都被人BOT。」「海角七號」裡有段對白,恆春鎮民代表會主席痛批墾丁的山、海都BOT出去給廠商經營管理,「什麼好東西都讓有錢人拿去了。」

看過「海角七號」的葉世文感觸特別深。他說,原本BOT是政府藉民間業者的資金和經營效率,讓開發案發揮最大效能,但「為BOT而BOT」的開發案,陸續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進駐國家公園,而且開發內容都「太超過」,已嚴重違反環境保育和公平正義。

葉世文舉例,陽明山國家公園北投纜車開發案爆出弊端,官商用蓋纜車名義,掩護兩百多個房間的溫泉旅館蓋在纜車的交通轉運站上,「將來大批纜車乘客到了國家公園,怎麼有空間讓他們搭免費公車遊園、疏散?」

又如墾丁國家公園的關山生態文化藝術休閒園區,「這是標準為BOT而BOT的錯誤示範。」葉世文說,這個BOT案的起因,竟是委託業者負責清除外來種「銀合歡」,政府就准予開發三百多間度假旅館的優厚條件,後來連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都看不下去,堅持只能用百分之五的最低建蔽率開發。

葉世文表示,墾丁關山園區若開發,將衝擊當地生態景觀,並不符合國家公園保育宗旨,營建署已協調業者放棄開發。

其他包括國防部聯勤招待所與活動中心,在陽明山、墾丁國家公園各有擴建、整建並委託飯店業者經營的計畫,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林義野表示,這些軍方設施改為遊樂設施,違反國家公園保育目的,已請國防部停止開發。

【2008/12/14 聯合報】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環團要告郝龍斌 忽視北投纜車環評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林子凌今天表示,台北市政府在興建北投纜車時忽視環評,他們將向當時擔任環保署長的郝龍斌及當時北市府相關人員提出刑事告發。

林子凌與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律師陳柏舟及綠黨秘書長潘翰聲下午共同舉行記者會,林子凌等人呼籲北市府興建北投纜車要重視地質安全,不要重蹈貓纜覆轍。

林子凌表示,北投纜車在極為脆弱的土質上興建,但民國93年時,當時擔任環保署長的郝龍斌簽署一份公文卻指出,北纜計畫申請開發面積9萬5556平方公尺、挖填土方量6萬9145立方公尺,還不到需做環評的開發面積10萬平方公尺與挖填土石方10萬立方公尺等規定。

林子凌說,台北市政府興建北纜是球員兼裁判,罔顧北投纜車的地質安全,希望台北市政府趕緊做環評,再評估工程是否繼續進行。此外,她們也要對當初一些北市府局處官員提出告發。

陳慧慈則認為,這3年來興建北纜已挖掉3萬9427立方公尺土方,再加上原先的6萬9145立方公尺,也已超過10萬立方公尺,顯示工程必須做環評;若北纜施作支柱從35支變成24支,新的建築工法為何,也有必要向外界說明。

【2008/12/03 中央社】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保育組織指大西洋捕鮪新額度短視可恥

  • 2008-11-27 【中央社】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今天批評保護大西洋鮪魚國際委員會(ICCAT)訂出明年起的漁撈額度,是把大西洋黑鮪推向滅絕。

     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Natural Conservation)今天發出的聲明中,該組織漁業與海洋事務顧問席馬爾(Francois Simard)說,保護大西洋鮪魚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tlantic Tunas)前天新訂的額度「短視得不可思議」,比建議量高出近五成,將使魚源走向瓦解。

     ICCAT會員國24日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Marrakesh)協議,2009年的黑鮪(又稱藍鰭鮪)容許捕撈總量為2萬2000公噸,2010年再減至1萬9950公噸。

     但這個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本身的專家都建議,容許捕撈總量應定在8500到1萬5000公噸之間。

     席馬爾特別點名歐洲聯盟,指ICCAT許多會員國政府未能合作拯救日漸萎縮的資源,反而加以瓜分,令人遺憾。

     IUCN指出,黑鮪的族群已少到危險的地步,所有的科學意見都同意必須大幅降低捕撈,並在魚群產卵季節停止捕魚,以利魚群恢復,才能維持最大的永續漁獲。

     聲明說,然而,ICCAT的決定仍然是短期經濟利益和政治遊說的腐化產物,這和上個月IUCN在巴塞隆納召開世界保育大會通過的決議背道而馳。該決議呼籲立即暫停東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黑鮪捕撈,並且建立本於科學的復原計畫,大幅縮短捕魚季節,避開5月和6月的黑鮪產卵期。

     但ICCAT的決定仍容許捕魚作業進行到6月20日。和IUCN一樣總部設在瑞士格蘭德(Gland)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前天即譴責ICCAT所做的決定是個恥辱。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貨輪重油污染石門 生態復原需幾十年

  • 2008-11-14 【中廣新聞╱陳奕華】

    巴拿馬籍貨輪在石門外海觸礁漏油,重油污染十八王公廟沿岸3公里,威脅鄰近的石門漁港與麟山鼻漁場,同時衝擊當地景觀生態,尤其黏稠的重油溶解度差,對底棲生物影響大,除汙工作進入第3天,當地海象雖稍微轉好,不過風浪仍然很大,不利清除工作。(陳奕華報導)

巴拿馬籍貨輪擱淺石門外海,重油外洩100公噸,污染石門洞到先鋒港大約三公里海域,被黑烏烏重油污染,白沙灘變成黑色、礁岩被薄油覆蓋到處變的油漬漬,附近沒有生態敏感區,不過也對當地景觀生態造成不小影響,專家表示油污染影響最大是底棲生物,黏稠油料分解不易,沉到海底,底棲生物就會遭殃,要能改善至少等三、四十年。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源系教授方天熹說:「一般油的污染,在海水裡面都是不容易被分解掉,大部分都會沉到海底裡面來,沉到海底受影響最大就是這些底棲生物,底棲生物如果被油覆蓋住,可能就會死亡,另外如果油覆蓋狀況沒那麼嚴重,生物可能慢慢移開,可能就不
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油在海底分解的速度可能二、三十年,三、四十年跑不掉。」

石門地屬於岩岸生態,底棲生物以貝類居多,還有海菜類,像是當地
名產石花果凍的原料石花等,這次擱淺貨輪的油污染,不僅衝擊到這些底棲的魚蝦貝類,可能影響到靠沿海漁業維生的漁民,此外附著在岩石的原油,經過風化、細菌分解,陸地上的景觀復原至少要二到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