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珍貴珊瑚礁魚 魚市場暢銷品!

屏東縣魚市場到處可見珊瑚礁魚。
記者陳崑福╱攝影
「有多少買多少」,還要求宅配到家,供不應求。

國內保育人士呼籲不要獵捕珊瑚礁魚,以發展海底珊瑚礁群觀光資源,但屏東縣魚市場仍不時可見販售各式珊瑚礁魚,由於這種魚類肉質鮮嫩,價格不低,仍有不少消費者還特別偏好,「有多少買多少」,還要求魚販宅配到家,供不應求。漁民為滿足市場需求,漁船出港撤網難珊瑚礁周圍,在海中點燃爆裂物,魚群受震波影響亂竄,鑽入漁網被捕,成為新的捕魚法,也破壞海底生態。

屏東縣魚市場昨天可見俗名「剪破布」、「龍王」、「嘉鰿魚」等珊瑚礁魚,顏色相當鮮艷、漂亮。蔡姓漁販說,「剪破布」魚因尾巴像破布得名,小琉球原先有不少這種魚類,因過度捕撈,目前已很少,縱然被捕獲,形體也不大,數量又少,造成奇貨可居,價格高漲,每兩要25元,他攤子的「剪破布」來自東沙群島,體型約15公分,比小琉球大一倍,每兩15元。「龍王」等珊瑚礁魚每兩價格也都要10多元。不少消費者還留下電話「有珊瑚礁魚就買」,市場很搶手。

漁民點雷管嚇魚,恐破壞海底生態。

吳姓漁民說,「目前台灣市面上看到珊瑚礁魚,多數來自東沙群島」,「現在正是吃珊瑚礁魚最好佳季節」;先前蘭嶼等地區漁民為捕抓漁類,會在海中拍水,製造噪音,魚群受到驚嚇亂竄,比較容易抓到,「我們模仿這種作法,只是將手拍改為點燃雷管」,先在珊瑚礁四周撤下漁網,再點燃雷管,產生強烈爆炸聲落網,捕撈上岸販售。

漁民:又沒禁止,不景氣,不多抓點,怎過活?

漁民表示,「政府又沒有禁止捕撈珊瑚礁魚,我們當然可以捕抓」;「目前經濟那麼不景氣,出海作業,要油錢、要工資、日常三餐費用,不多抓一點,怎麼過活。」

【2009/04/29 聯合晚報】

世界地質公園 全球已57個

1997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了保護地球襲產及促進永續發展,推動「世界地質公園」計畫,除了針對特殊地質地形景觀進行保育,更包含了周邊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強調以開發促進保護。
同時,藉由當地居民愛鄉愛土的情操,以自發的力量來達到保育,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預計選出超過500個值得保存的地質景觀。目前全球已有57個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就有20個。包括大陸的黃山、武夷山、張家界等熟知的景點都在內。但由於中國阻撓,使台灣目前仍被排除在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之外,無法與國際分享台灣璀璨的文化與自然資源,並登錄成為「世界遺產」。
【2009/04/28 聯合晚報】

 

北海岸、澎湖地質公園 拚觀光新品牌
 
2009年東亞地質公園國際研討會開幕貴賓合影。
記者蘇健忠/攝影
拚觀光,需要國際級景點吸引遊客造訪,觀光局目前推動台灣的北海岸、澎湖申請名列世界地質公園,希望台灣獨一無二的地景成為旅遊的新品牌,今天更舉辦「2009年東亞地質公園國際研討會」,邀請知名學者來台實地勘查。
台灣雖小,但是位居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的,是新造山運動隆起的高山島嶼,因此地質資源豐富,包括太魯閣、野柳、東北角、花東縱谷等許多地方,都具有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的條件。
地質公園當踏板 讓世界看見台灣

英國倫敦大學Denys Brunsden教授。

觀光局今明兩天舉辦東亞地質公園國際研討會,邀請40位專家學者來台實地勘查,並分享國外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成果經驗。其中包括前國際地形學會會長Denys Brunsden,聯合國世界地質公園評鑑委員Patrick Mackeever、Bernie Smith等人。
觀光局長賴瑟珍表示,雖然目前因為政治因素,我國還無法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但世界地質公園將是一個踏板,可以讓世界認識、看見台灣,吸引觀光客來台。因此將持續推動相關的工作計畫,對自然景觀的維護,也不能因此停下腳步。
尤其現階段,台灣正積極提升觀光產業,想打造國際級景點,地質公園更是觀光競爭力的利器。以野柳地質公園為例,92 年約吸引52萬名遊客蒞臨,國際觀光客約僅佔0.7%。但隨著地質公園轉型成功,慕名而來的遊客持續增加。
野柳 已成國際遊客熱門景點

交通部觀光局長賴瑟珍。

觀光局北觀處處長朱傳緯指出,97年遊客不僅達到82萬人次,國外遊客比率更大幅度增加,從96年18.1%,到97年的將近40%,顯見野柳地質公園全新的旅遊品牌深具國際觀光吸引力,預估今年全年遊客將可突破100萬人次,國際觀光客比率預計將突破40% ,已成功吸引國際愛好地景生態、主題式旅遊、高所得的國際觀光客來台,帶動整體觀光產值及當地社經發展。
曾來過台灣的前國際地形學會會長Denys Brunsden也盛讚台灣的天然美景,以及在保育、維護國家公園上的努力,他也建議台灣應該積極指定地質公園,不要因為當前政治的干擾而放棄。另外,研討會後也將舉辦地質公園藝術與教育工作坊,英國學者也將透過藝術工作坊,帶來英國小學生地景保育的教案,邀請野柳、鼻頭及龍洞國小共60位小朋友,齊聚野柳國小親自體驗,這項教案及教材,也將作為國內日後推動地景教育的參考。
【2009/04/28 聯合晚報】

 

女王頭 耀眼珍珠 國際吸睛

野柳地質公園已成國內外遊客造訪的知名景點。
野柳地質公園/提供

野柳極富盛名的女王頭、海蝕壺穴、燭台石等稀有景觀,這些不僅是珍貴的大自然寶庫,更具有名列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觀光局目前推動的地質公園計畫中,野柳地質公園預計明年完成申請,更可串連鄰近的東北角海岸風光,成為國際間吸「睛」的熱門景點。
觀光局目前在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規劃上,以北部海岸地質公園、澎湖海洋地質公園兩大系統為主。北部海岸以野柳地質公園與鼻頭角、龍洞地質公園為第一階段首要推動景點。而澎湖海洋地質公園則先鎖定桶盤紋理分明的玄武岩景觀。
其中率先起跑的野柳地質公園,擁有海蝕地形、雍容華貴的女王頭等,是北部皇冠海岸上最耀眼的一顆珍珠,自2000年起開始有計畫的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針對地質公園的提名準則等方向發展。
目前在北部帶國外觀光團的旅行社,9成以上都會在行程中排入野柳,園區內經常滿是說著英語、日語、韓語、廣東話與北京腔的遊客,在提供國際觀光遊憩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
野柳地質公園技正施照輝表示,由於地質公園不只是一個景點,更要注重永續發展,也透過教育、解說,提升遊客、當地居民對維護生態環境的認同,因此推動地質公園以來,破壞、刻字等情形也跟著減少,「以前是大家都爬在女王頭上,現在連遊客都會勸導不守規矩的遊客」。
野柳地質公園預計99年度,能完成申請作業,只要國際的政治氛圍改善,就能順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申請書,進入世界地質公園的名錄。而在今天舉辦的東亞地質公園國際研討會中,國外專家也建議,野柳地質公園更可串連整個東北角海岸,延伸更多獨特的地形。
【2009/04/28 聯合晚報】

 

遊客多了 商機來了
地質公園是將自然美景當成珍貴禮物奉獻給全世界,在妥善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能促進地方產業的發展,除了帶進觀光人潮,包括在地的文史解說員、土產商店等,也能創造不少商機與工作機會。
台大地理系教授林俊全表示,不同於國家公園以保育為主,地質公園兼具有創造地方產業的功能,由於能名列世界地質公園「不是嘴巴說說了算」,猶如品質保證,因此深具觀光潛力,這也是不少國家都積極爭取的原因。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許多景點被指定為世界襲產後,位置再怎麼偏僻還是有遊客爭相造訪。
不過,想要讓地質公園與地方產業形成正向循環,前國際地形學會會長Denys Brunsden強調,地質公園一定要人與環境的相互契合,只有全心全意愛地球,才能瞭解與體驗地景的奧秘,也唯有永續發展,才能在景點上獲取經濟利益。他也建議,協助訓練導遊解說、與當地商家建立伙伴關係,組成策略聯盟、和學校結合將保育觀念自小紮根等,就能兼顧維護自然資源與產業發展,讓地質公園成為地方經濟的活水泉源。
【2009/04/28 聯合晚報】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潛水45年 蘇焉歷經墾丁珊瑚礁的變遷

50 年代的恆春,前往鵝鑾鼻的道路連車子都無法錯身,小小的漁港,海水30公尺內可見悠游魚群;70年代,核三廠完成,珊瑚逐漸白化,水下世界漸失光彩,墾丁陸上卻繁榮起來。

被稱為「台灣潛水教父」蘇焉潛水45年,歷經墾丁40多年來的珊瑚礁變遷。

蘇焉說,「5、60年代墾丁的珊瑚礁區相當完整,水質清澈,珊瑚生長茂盛,只要有機會一窺墾丁神秘美麗的水下景觀,無不被漫妙的水下世界深深吸引。」

但當時的潛水活動等於獵漁活動,蘇焉迷戀射魚,潛水時總是手持漁槍,鵝鑾鼻燈塔附近海域水流湍急,是大魚出沒的海域。

蘇焉說,「石斑、石鱸、(魚參)科魚類等,體長沒有4、50公分以上,不輕易扣板機,在北部我們看到一般常見體長30公分的鷹羽鯛科魚類,已經不屑看牠。」

同時,蘇焉說,2公尺以上的巨鯙是常見的,還有龍王鯛的蹤跡,鯊魚也偶而出現,「自從鯊魚被我們這群殺手看到後,每個人的獵槍開始轉向鯊魚身上,一味追求虛榮而愚蠢的獵鯊英雄頭銜,唐冠螺、大柚子尺寸的夜光螺或法螺也是偶會撿到的獵物。」

70年代開始,蘇焉有感於獵魚不是潛水活動的唯一,「不能只是滿足我們內心原始的野性,水中是我們活動的空間,應該去親近這些水中的主人們,而捕獵只會讓牠們離我們越遠。」

於是,他放下漁槍,重拾水中相機,自然的放下步調留意各種奇特小生物與美景。

然而此時,核三廠已興建完成,陸岸的拓墾、無限制的濫捕,蘇焉發現,海中有些物種漸漸消失或難得一見,「俗名彩帶的管鼻鯙、梅花參、鉛筆海膽、饅頭海星、鯊魚、海豚、海龜也不見了。」

蘇焉無奈地說,珊瑚礁開始白化,年年趨於嚴重,魚類小形化,水的能見度也不再那麼清澈,「在水下世界漸漸失去光彩時,墾丁終於繁華起來了。」

民眾沒有保育的觀念,也耗損水中生物,蘇焉表示,每當他潛水帶一些不常見的生物上岸時,就會有遊客問,可以吃嗎?好不好吃?「搞不懂台灣人是老饕,還是餓怕了?」

民國73年,蘇焉在萬里桐海域發現一大片的清潔蝦牆,他的學生以清潔蝦當研究論文,蘇焉和學生每個月都去探訪,但後來發現,清潔蝦越變越少,原來被抓去當觀賞水族,蘇焉說,這個學生畢業的同時,蝦牆的族群也完全消失了。

約在75年,蘇焉與潛友在山海里附近發現一塊獨立礁石,整塊礁石滿佈石珊瑚、軟珊瑚、海鞭、海葵、海綿等生物,礁石上方罩滿了珊瑚礁魚類,有一面佈滿了各種清潔蝦,四週的砂底可看到不勝枚舉的魚類,蘇焉多次介紹學者前往,學者都對這個潛水點稱讚不已。

但1年後,蘇焉卻發現,此礁的繁盛生態景觀每下愈況,82年,蘇焉在此處潛水,發現了毒魚行為,隨即報警,警方卻說,「要抓到現行犯才可以。」

蘇焉說,獨立礁就這樣一年年的暗淡下來,雖然還有一些魚群令一些新進一代的潛水者興奮不已,「但在我的心裡只有默默的哀悼一次次漸行凋零離我遠去的美景。」

83年左右,大量的遊客湧入墾丁,浮潛活動蓬勃發展,蘇焉表示,墾丁的珊瑚礁岸,在浮潛客深度可及處全無倖免地遭夷平,隨著遊客增加的垃圾量、船隻油污量及錨鍊對海底的拉撞、陸上開發沖進海裡的泥沙等,都帶給墾丁珊瑚礁災禍。

台灣雖是海島,但蘇焉卻認為人民卻沒有海洋觀念,也誠如他所說,台灣人民是在解嚴後開始親近海,這是個學習過程,因此,從現在開始,大家應該一步步學習如何親近海洋和愛海洋的課題。

【2009/04/17 中央社】

農委會接管 打造七股黑琵濕地保育世界重鎮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明起接管全球最大黑琵保育地--七股黑面琵鷺保育研究中心,計劃打造為黑面琵鷺及濕地保育研究的世界級研究重鎮,預定11月上旬召開國際研討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明起接管全球最大、由台南縣府於2005年設置的黑琵保育地「黑面琵鷺保育管理及研究中心」,接管後將先設置「七股研究中心籌備處」,以推動成為世界級研究重鎮。

特生中心副研究員薛美莉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之一,具有防洪、調節地下水、淨水、漁獲、遊憩及提供眾多野生動植物棲息功能。

她指出,台灣四面環海、加上位處亞洲東緣,為候鳥遷移必經之途,許多沿海濕地已列名國際重要濕地,七股「黑面琵鷺保育管理及研究中心」已是全球最大黑面琵鷺保育地。

她表示,未來特生中心組織將調整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除原有的低、中、高海拔研究中心外,再設置「七股研究中心」,研究範圍從沿海濕地到各海拔生態系皆有,完整進行台灣地區長期生態研究。

特生中心主任湯曉虞也承諾,將與國內外所有關心濕地保育與候鳥保護的專家學界攜手合作,打造七股成為黑面琵鷺及濕地保育研究的世界級研究重鎮。

薛美莉表示,特生中心除向農委會爭取營運預算中,因為此濕地除是黑琵保育地,還有孕育100多種魚類的潟湖生態,特生中心已規劃善用「七股研究中心」推動3大工作,分別是進行「基礎生物調查」、「教育推廣」及「劣化棲地復育」。

她並說,特生中心已規劃在11月10日左右,召開「七股研究中心」首場國際研討會,除向國科會申請預算補助;因濕地研究涉及海岸線與國土規劃業務,內政部營建署也將與會、贊助經費;另東海大學環工系教授陳炳煌及中華鳥會都將共襄盛舉。

國際方面,她說,已與美國、澳洲、香港、日本及法國研究機構與研究專家聯繫中。

 該場國際會議探討重點計有3大面向,首先是探討黑琵等國際認定瀕危候鳥現況研討;其次是小型候鳥育放,因其遷徙全球,相關生態與大自然生態息息相關;第三是研議環境棲地變遷,此議題開放討論,內容廣及海平面上升、海岸線變遷等。

【2009/04/17 中央社】

濕地研究新據點 特生中心將設七股研究中心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18日起接管原由台南縣府經管的「黑面琵鷺保育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湯曉虞今天表示,將努力打造七股成為黑面琵鷺及濕地保育的世界級研究重鎮。

湯曉虞表示,黑面琵鷺保育研究中心原為台南縣政府爭取林務局經費補助而設置,2005年11月成立後,一直在黑面琵鷺的保育與教育推廣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說,台南縣政府有感於研究及管理人力不足,且需仰賴研究單位與專家人力的投注,也肯定特有生物中心在野生動物保育及調查研究上所累積的經驗,因此指名將黑面琵鷺保育研究中心移交給特有生物中心接管。

湯曉虞指出,未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組織將調整為「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除原有的低、中、高海拔研究中心外,將再設置七股研究中心。

濕地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之一,具有防洪、調節地下水、淨水、漁獲、遊憩及提供眾多野生動植物棲息的功能,台灣四面環海加上位處亞洲東緣,為候鳥遷移必經之途,七股因黑面琵鷺而舉世聞名。

湯曉虞表示,接管黑面琵鷺保育研究中心的心情既期待又深感責任重大,特有生物中心承諾將與國內外所有關心濕地保育與候鳥保護的專家學界攜手合作,一同為打造七股成為黑面琵鷺及濕地保育研究的世界級研究重鎮而努力。

【2009/04/16 中央社】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環團轟北市大巨蛋環評違法

荒野保護協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綠黨等環保團體,上午前往高等行政法院,控告台北市政府涉嫌違法通過「台北文化體育園區整體規劃案」 (大巨蛋開發案)的環評,對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環保署提起公民訴訟。

環保團體表示,大巨蛋92年通過的環評審查結論,是無效的行政處分,環保團體強力主張大巨蛋開發案,應由環保署進行環評審查。在環評審查未通過前,不得在園區實施任何開發行為。

受理遞狀訴訟的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林三加表示,大巨蛋案屬於中央層級的開發案,依環評法第2條及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2條規定,皆應由環保署進行環評審查,但台北市政府卻自辦環評,已嚴重違背事務管轄權責。林三加並指控台北市政府自辦環評有「球員兼裁判」之嫌,因為市府環保、都發、等局處首長都是開發案的籌建委員,卻都參與環評審查。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代表蔡雅瀅律師表示,大巨蛋開發案規畫之初,市府即惡性規避環評,容許投標廠商在得標後,再變更開發量體,違背正當法律程序。且市府在環評審查過程中,將建物及樹移除,變更為非開發案的開發行為內容,也違反行政法的原理原則。

針對環團的指控,環保署表示,大巨蛋屬於台北市的開發案,因此由市府自辦環評。對於環團以「公民訴訟書面告知函」請求確認大巨蛋環評無效,環保署已將文轉台北市政府受理,開發案與環保署無關。

【2009/04/16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