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30 專訪╱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撰文整理╱中時電子報守寍寍 你聽過失戀青蛙的悲鳴嗎?老人數鰻苗又蘊含著什麼樣的節奏感?蛤殼也可以做成音樂?這些躲在世界各個角落、乍聽之下稀鬆平常的聲音,到了風潮唱片音樂創作總監吳金黛的手中,她總能像變魔術似的,創作出一個又一個動聽的故事。這樣的創作能量,也讓她抱走一個金曲獎座。 學觀光、教英語,最後畢業於美國楊百翰大學音樂系,吳金黛的音樂之路看似無心插柳卻走得理直氣壯。學成歸國應徵工作時,風潮唱片明明要徵求的是男錄音師,吳金黛硬是說服老闆錄取了她,從此一頭栽進音樂裡。 頂著外國留學的光環,吳金黛卻非外人想像中的嬌嬌女,她彷彿身形瘦弱卻充滿活力。吳金黛的工作服不是套裝高跟鞋,而是縫滿口袋的背心或夾克,搭配耐髒長褲及球鞋,方便她上山下海收錄聲音。外出錄音時,吳金黛的口袋總是被各種與錄音相關的小東西塞得飽滿,口袋的邊緣還插著原子筆和紙;肩上的另一個背包,則裝了電池、錄音帶,以及一支毛茸茸的大型麥克風。 有了這些標準裝備,吳金黛跑遍全台灣,忠實收錄各種自然的聲音。但並非每次錄音都水到渠成,還得靠著她的創意與靈感,讓聲音說出自己的故事;就算是鄉下賣菜車的喇叭叫賣聲,經過吳金黛的巧思巧手,都融合成曼妙的生命組曲。曾經,她為了捕捉暮蟬的聲音,誤打誤撞「介入」了一場青蛙三角戀,最後成為《森林狂想曲》裡的意外的精彩音樂。 還有一次,吳金黛為了收錄一年才有一次的台灣爺蟬的鳴叫,連續三年下到南台灣。第一年不成功,第二年再來;遇到南台灣罕見雨季昆蟲躲起來,她也不氣餒,約好第三年再試一次,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讓她等到台灣爺蟬。 在從事音樂工作以前,吳金黛也跟你我一樣,只保存著視覺的記憶。不過,在她被一大群旁若無人、理直氣壯、大聲鳴叫的青蛙給嚇到之後,卻從此愛上了這份工作。當她開始收錄野外的聲音,才開始把耳朵打開去認真聆聽、注意各種細節,那時候,一些聲音開始進入吳金黛的生命中,她的記憶場景變得非常完整,它是包括視覺、溫度、聲音、嗅覺的三度空間,而不是一種平面的視覺感。 「人只會聽到他想要聽到的聲音。」吳金黛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來形容「耳邊風」,人們逛街時其實可以聽到很多聲音:汽車的聲音、商店播放的音樂,但大部份人都不會注意。如果那時候撒一把銅板,每個人都聽到了!這表示,感官可以選擇性的開啟。吳金黛鼓勵大家用心靈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當你把感官打開時,你會發覺打開的不只有視覺、聽覺……只要多打開一部份,很多的感官就都被打開了!」 與天王、天后級歌手造價動輒百萬、千萬元的豪華錄音室相比,吳金黛的錄音室相形見絀卻最多彩豐富,因為她的錄音室無所不在:山林裡的濕滑泥地、海岸邊的沙灘礫石,只要有聲音的地方,吳金黛就是能夠創作出與眾不同的特別故事。 下一次,如果你在山林野外,看到一個女孩,拿著一支比她手臂還粗的麥克風專注錄音時,請隨著她一起靜靜地體會大地的呼吸,因為那種呼吸的聲音,正是大自然最豐沛的生命力呈現!
日本鮪魚捕撈協會主管27日表示,油價高漲可能使日本漁民停止太平洋及印度洋的鮪魚捕撈作業,該協會正考慮阻止80艘漁船出海捕撈大目鮪和黃鰭鮪,期間可能為三個月或更長。協會主管說,台灣、中國和南韓也可能跟進。
大目鮪和黃鰭鮪為日本壽司店常見、價格適中的魚種,但因為油價飆高使捕魚成本遽增,且這兩種魚在漁場的數量持續下降,也使漁民考慮停止捕撈。
捕撈協會的主管說:「過去兩年,油料價格倍增,而魚源減少,我們已無利可圖。」
一向鼓吹保護海洋資源的綠色和平組織,對於亞洲各國打算暫時減少捕撈鮪魚的消息表示歡迎。
該組織呼籲,數十年過度濫捕的結果已使太平洋鮪魚數減少15%,基於環境保護的理由,應更進一步永久降低撈捕數量。
為解決過度漁撈並復育海洋資源,綠色和平組織倡議創立海洋保護網,保護全球40%的海域,漁船只能在其他海域進行規範許可的捕魚作業。
該組織在聲明中表示:「時間和鮪魚都快不夠了,不能任由撈捕船掠奪僅存的鮪魚資源。」
綠色和平組織成員27日也在公海上進行示威活動,從船上丟擲一面25公尺長、寫著「沒有魚就沒有未來」的浮旗,到西班牙籍捕鮪船Albatun Ters號的漁網裡,以阻止該船作業。
南太洋各國上周剛決定,從6月15日起,有執照的鮪魚撈捕船不得在其領土島嶼間的國際公海上捕撈鮪魚,船上並應隨時有漁撈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