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鳥吃掉農作 政府統統賠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

素蘭阿嬤的追夢人生故事啟發許多人,兒子邱銘源的人生也因母親而改變。邱銘源跟著母親護鳥護生態的步履,辭掉年薪百萬、捧了十七年的鐵飯碗,不當公務員改做「民間環保人士」。

邱銘源的筆記本總記著一位默劇明星說過的話:「人不會老,直到悔恨取代了夢想!」他說,母親的身影讓他決定走上不一樣的人生旅程,既然理想是為環境做事,就忘掉所有的人為刻度吧。兩個月前,他出任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致力為環境發聲。

邱銘源在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任職時,不斷找機會實踐環境保育理念。包括規劃三芝到北投快速道路規畫案時,邱銘源要求顧問公司以高標準執行生態調查,為沿線的樹蛙、穿山甲留活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事後評鑑,推崇該案在營造「生態道路」的用心。

在國道六號東西向快速道路工程上,邱銘源設法保留交流道上的水田,讓它繼續成為蘊孕生機的溼地和鳥類歇腳覓食的中途站。

邱銘源呼籲政府依「野生動物保護法」,為野鳥建立「生態廊道」,以野鳥的核心航道結合等距棲地,善待這些有翅嬌客,因為「野鳥的數量穩定或增加,是環境品質的指標。」他說。

邱銘源說,人們懂得在高速公路每六十公里設一個服務區,讓駕駛人養精蓄銳再出發,同樣也能為野鳥每七十公里開設一個休息區,幫牠們補充振翅再飛的能量,讓野鳥成為咱們的生態觀光資產。

要政府管這種「鳥事」,可以設計更多經濟誘因。邱銘源表示,靠野動法畫設野鳥休息站,除非有黑面琵鷺等明星物種代言,否則門檻越來越高,地主配合意願也低。荷蘭等國家就發展出讓水田成為候鳥的招待所,由政府補貼鳥兒吃掉的和農家延遲採收的損失,同時還發展生態觀光,一舉數得。

【2007/12/31 聯合報】

沒有留言: